还有人说,刘备是害怕关羽尾大不掉,有意识坐观樊城战役成败。实际情况应该不会是这样。关羽这人虽然高傲一些,但对于刘备还是忠心的。这番忠心是经过考验的,自古至今对这个问题看法基本一致,否则也不会把他看成是忠义的化身。另外他对诸葛亮还是比较服气和尊重的,也不存在相互排挤问题。假如说关羽会有异志,这只能是揣测,因为这既没有迹象,也没有条件。没有迹象,就是关羽没有弄一个自己的小圈圈;没有条件,就是荆州已经不是刘表时候的荆州。刘表时期,天下诸侯还很多,刘表的地盘还相对比较大,而关羽这时候不过是三个郡,而天下却只有三家!一个有异志的人,应该要的是益州,而不是已经很小的荆州。而对于刘备的蜀汉政权就来说,没有了荆州,它马上就会成为偏居一隅的小国,这种危害,要比将来难说的事情要现实得多。
总起来说,无论是关羽还是刘备诸葛亮,都对东吴判断上严重失误,正是这种“大意”,最终丢失了荆州。所以,“大意失荆州”能够在一千多年来被人们认可,是有着事实依据和存在道理的。
他身为满族大清的最高领导,却力排众议重用汉臣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网络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