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方面这么怂,自然增长了缅甸方面的野心,继续骚扰抢劫,还升级到掠夺人口的地步。消息报上去后,躺在温柔乡的乾隆帝火了,决定给缅甸以颜色。
当时清朝终于拿下了准噶尔部,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,乾隆取“旧土新归”之意,将之命名为新疆,这可让乾隆是龙心大悦,觉得缅甸也不过是个练级的小怪。但其实,清军的战斗力较入关时已经大为下降,而且武器方面甚至不如缅甸。
说个后话,清缅战争后,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,目睹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,有感清朝火器技术落后,就上书请求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,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,仿制枪支,增强自身国力。
可乾隆不是康熙,康熙喜欢造大炮,乾隆觉得“骑射乃建州之本”,火器那玩意威力还没弓箭大,本来八旗兵就对骑射技艺松弛了,再加上依赖火器,只会更菜,还是算了。这个算了,对清朝的影响甚至超过清缅战争本身。
说回清缅战争,这场战争一共打了四次,清朝四战皆败,只不过第四战是两败俱伤罢了,缅甸也损了大半的血。
第一战的指挥是云贵总督刘藻,他只调派了云贵所属军队追剿,却只擒获5人,对缅军毫无威胁,缅军抢够了东西才撤。可撤退和逃跑本来就很像嘛,刘大人一不小心就“看错了”,给北京的皇上写奏折说"缅人望风遁走,清兵大捷"。“大捷”仅仅三月后,缅军再次入侵车里,并将其占领,还给清朝发文,宣布车里为缅甸领土!
滏口之战为什么会爆发?尔朱荣是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的?
对滏口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公元528年,尔朱荣率高欢侯景慕容绍宗贺拔胜兄弟一干枭雄,大破河北起义军葛荣百万大军于邺城北,尔朱荣以区区七千之众,扬土擂鼓,虚张声势,出奇兵从敌军阵中穿插,以闪电之势活捉主将,大败数倍于已的敌军,创造出军事史中一段神话。史称滏口之...
刘藻急忙命三千绿营兵围剿,结果有一路清军被缅军埋伏,大溃而逃。乾隆闻奏大怒,将刘藻革职,刘藻惶恐不安,最终自刎。首战败北,乾隆多少认真了点,派出了器重的边疆大吏杨应琚,将其由陕甘总督调任云贵总督。
杨应琚先派出了小股部队进攻缅甸境内,由于缅军料到清军会进攻,早已撤退,清军轻而易举就攻占缅甸两个土司辖地。可缅甸早已坚壁清野,清军什么都没捞到,反而给高层造成一种缅甸很弱的假象。
云南很多官员包括杨应琚都被这种假象所蒙蔽,认为缅甸内部分裂涣散,不足为惧。前线的云南都是如此,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就更别说了,乾隆得了杨应琚的奏折,又翻了翻《明史·云南土司传》,觉得缅甸在明朝时就臣服中原,看来也是个弱鸡,哪有准噶尔难对付?乾隆下令杨应琚要少花钱、少用兵解决此事。
殊不知,此时缅甸的重心放在进攻暹罗上,暹罗大城王朝的都城已经被缅甸团团包围,缅甸没有过多的兵力侵略清朝,而清朝对缅甸和暹罗的情况一无所知,朝野上下都以为只凭云南的万余绿营兵就能解决缅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