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祜下令,将两个孩子送回吴营。
第二天,夏邵二将就带着属兵投降于羊祜帐下。
场景三
虽然羊祜不主动进攻,但吴军却耐不住寂寞。
吴将陈尚、潘景率军进犯晋军边境,
羊祜率军穷追猛打,终于杀掉二将。
然而,羊祜转头就下令厚葬二人。
听说羊将军厚葬之,他们的亲戚决定来迎丧。
羊祜下令,以丧仪送还。
场景四
吴将邓香劫掠夏口,羊祜十分头疼。
羊祜悬赏捉拿邓香。
不久,晋军生擒了邓香,押到了羊祜的面前。
然而,羊祜却亲自解掉了邓香身上的绳索,
并释放其回营。
邓香感激羊祜的恩德,不久率领部曲投降。
场景五
羊祜带人在边境打猎,看到前方是晋吴边境,
便立即停止前进,严令不越过晋境。
然而,恰巧有一只大雁晋境内,却被吴军射杀。
羊祜下令,将大雁送还吴军。
第二天,晋军偷割了吴国的麦子,
羊祜下令将等价值的绢布放在麦地里,用以偿还。
场景六
陆抗旧伤发作,卧病不起,
诸将领都担心晋军趁虚进攻。
这时候,人报晋军使者到了,手里却拿着一副药。
还有一封信:
听说你病了,这是特效药,
别问为啥我有这个药。
-羊祜
陆抗立马命人熬了药,当晚就喝了。
大家都觉得,都督(陆抗)危险了。
第二天,陆抗却神清气爽的走出营帐说,
“岂有鸩人羊叔子!”

就这样,两年下来,友好的羊祜,
让晋吴边境上的人都觉得,他是个讲信誉的人。
三、
然而,你只看到了羊祜的友好,那你就错了。
羊祜之所表现出友好,正是他深深的懂得一个道理,
战争,打的是军队,更是“势”,是经济实力。
于是,在这些友好信义的面子工程之下,
藏着羊祜犀利的“攻心之战”。
还是他上任后荆州不久,在羊祜的算计下,
孙吴竟然主动放弃了,对襄阳威胁最大的重镇-石城的守御。
而在两年“羊陆之交”和平外交的阴影之下,
羊祜步步为营,在晋吴边境上筑起了五座防御要塞。
不仅将石城以西的肥沃土地,尽皆收入囊中,
还几乎完全占据了,边境的地理险要,
完成了由边境战略劣势到战略压制态势的转变。
而这才是第一步,更可怕的在后面。
杜预为何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?他到底有什么本事?
在这种态势之下,许多吴军将士丧失了守御的信心,
而羊祜的的第二步,就是前面的那些友好动作,
这一切的行为,都是为了释放一个信号:
投降吧!我大晋优待俘虏!
这才有了前文,很多吴将率军投降的故事。
两年时间里,吴军将士“前后降者不绝”。
看到了吧,这才是羊祜的可怕之处。
那么,作为羊祜的对手,百战名将陆抗有没有察觉呢?
西陵之战后,陆抗认识到长江防线的重要性。
因此,陆抗一面加固防御要塞,一面多次请求增兵。
这样,至少正面战场没有露出破绽。
而面对羊祜步步蚕食的方针,